• 欢迎观临!
  • Hi~欢迎来到红师教育_孔雀蓝招聘考试_2025军队文职报名_部队招考   

首页 >热点推荐 > 公共科目最新考情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

笔试阶段
备考资料
备考相关
热点推荐
红师动态
时政热点
公共科目最新考情
专业科目最新考情
军队文职考试最新考情
面试阶段
备考资料
考试题库
技能岗阶段
备考资料
考试题库
课程列表
公共科目网课
专业科目网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

【红师教育考点解析】

一、军队文职考试考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及其特征

(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

1. 小手工业者的分化产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2. 商业资本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形成;

3. 小农的分化产生了资本主义农业。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条件

(1)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来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2. 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用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迅速集中在后来成为资本家的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采用暴力手段强迫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把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准备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圈地运动和殖民掠夺实现的。

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1)17 世纪 40 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了统治地位;

(2)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并最终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确立。

(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1. 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2. 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3. 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二、军队文职考试考点: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的总公式

1.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表现在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上。

(1)两种流通的形式不同:买和卖的顺序不同、起点和终点不同、媒介不同;

(2)两种流通的性质不同:内容不同、目的不同、限度不同;

(3)两种流通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发生价值增殖。

2.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1)G——W——G´ 这个公式,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和根本特点,因此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价值增殖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要求之间的矛盾;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3. 货币向资本的转化

通过对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的分析可以看出,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 G——W 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即货币所有者必须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的买卖关系

1. 劳动力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

2.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者必须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靠劳动谋生。

【红师教育为您提供经典例题】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红师教育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红师教育解析】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无休止地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不变法则,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您可能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军队文职招聘时间推迟,你还有这些出路…

3、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选词填空高频考点汇总外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