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观临!
- Hi~欢迎来到红师教育_孔雀蓝招聘考试_2025军队文职报名_部队招考
【导语】2020军队文职岗位能力:假言命题的“等价cp”,你get了吗已发布,为助力各位考生做好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准备,红师军队文职考试网提供了军队文职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等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
说起假言命题,相信小伙伴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虽然一开始接触假言命题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但经过学习和练习,大多数小伙伴都可以在假言命题的基础题部分得心应手。好不容易熟悉了假言命题,搞懂了推理规则,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却又再次一筹莫展。在这些题目中,出现了假言命题的等价命题,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这些“等价cp”,看看你get了吗?
首先,假言命题“P→Q”等价于“非Q→非P”。
比如:“如果某人是天津人,那么一定是中国人”,可翻译为“天津人→中国人”,即P→Q。若已知“某人不是中国人”,则一定可推出“某人不是天津人”,可翻译为“不是中国人→不是天津人”,即“非Q→非P”。可见,“P→Q”与“非Q→非P”是等价命题,同真同假。很多小伙伴会把这个推理规则称为“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在题目中会如何体现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
例:一本书要成为畅销书,必须有可读性或经过精心的包装。
如果上述判定成立,则下列哪项为真?
A.大多数人喜欢有可读性的畅销书。
B.没有经过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C.有可读性的书一定是畅销书。
D.没有可读性又没有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答案:D。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畅销书→有可读性或者经过精心包装。D项逻辑关系为:没有可读性且没有精心包装→不是畅销书,是题干的逆否命题“非Q→非P”,所以正确。
另外,假言命题“P→Q”等价于“非P或Q”。
这个等价cp是怎么被捆绑的呢?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P→Q”与“P且非Q”互为矛盾,“P且非Q”的矛盾又是谁呢?——非P或Q。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矛盾的矛盾就是等价,所以“P→Q”和“非P或Q”是等价命题,同真同假。这个等价cp虽然不是考试中的常客,但我们依然可以提前掌握,做到未雨绸缪,接下来我们看一看题目中是如何体现的~
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以下哪几句话与题干中的句子等价:
(1)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2)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见到彩虹
(3)经历了风雨,或者不能见到彩虹
A.(1)
B.(1)(2)
C.(2)(3)
D.(1)(2)(3)
答案:D。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翻译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到彩虹”;(1)出现关联词“只有…才…”,后推前,可翻译为“见到彩虹→经历风雨”,即“非Q→非P”,与题干等价;(2) 出现关联词“除非…否则不…”,后推前,可翻译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到彩虹”,即“P→Q”,与题干等价;(3) 可翻译为“经历风雨或不能见到彩虹”,即“非P或Q”,与题干等价。因此与题干等价的是(1)(2)(3),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