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观临!
- Hi~欢迎来到红师教育_孔雀蓝招聘考试_2025军队文职报名_部队招考
21.下列关于我国文化战略的发展,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
2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③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④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23.古语有云“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列与该古语蕴含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牵一发而动全身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D.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24.杜甫诗云“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下列与该诗句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5.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7.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密集出访周边国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传递出中国加强同邻国合作的强烈愿望。同邻国加强合作,体现了( )
①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形式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加强合作的基础
③独立自主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④我国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8.近年来,实名认证的政务机构微博越来越多,“微博问政”已渐成新趋势,政府通过微博受公众质询,推动政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微博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
B.微博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
C.微博问政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监督的有效法律手段
D.微博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29.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B.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C.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
D.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0.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出访俄罗斯、非洲期间,“第一夫人”精彩亮相的外套和皮包等均来自中国本土品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包括“例外”、“无用”、“素然”在内的髙端设计师或定制服装品牌成为公众搜索热词。由此带动了国内这类有质量有品位的本土品牌服饰的消费热潮。这启示企业要( )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低价竞争
②加强品牌建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③调整经营理念,关注产品设计
④调整服务对象,服务领导人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1.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上述材料不能表明下列哪一哲学原理()
A.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B.物质和意识密不可分
C.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D.实践决定认识
32.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2亿,本世纪30年代中将达4亿。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实施3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调整为“单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这一调整的哲学依据是( )
A.矛盾的特殊性要求计生政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口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C.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33.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惠及别国,反之,则会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
34.2014年6月16日至19日,李克强总理对英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并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共同增长、包容发展”的新理念,赢得了双方共鸣,这一理念的意义在于( )
①指明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发展方向
②阐述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经济不平衡的解决思路
③体现了中英致力于成为增长、改革、创新伙伴的新目标
④丰富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35.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确立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分别为()
A.10月1日11月13日B.8月15日12月13日
C.7月7日11月13日D.9月3日12月13日
解析:
21.【解析】D。①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②出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大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③出自十八大报告;④出自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②①④③,本题选D。
22.【解析】C。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是1978年底;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的时间是1982年;③开始设立经济特区的时间是1980年;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③②④,本题选C。
23.【解析】B。题干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体现了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B项“牵一发而动全身”蕴含的哲学道理与之相同,当选。A项体现了物质是第一性的,而意识是第二性的。C项体现的是人们对客观因素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项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24.【解析】B。题干中“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A项体现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当选。C项体现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D项体现的是世间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5.【解析】B。拿破仑和习近平主席都把中国比喻成狮子,但拿破仑把中国看成是让世界为之惧怕的狮子,而习近平主席把中国看成是和平的狮子,这说明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①观点正确,②③的观点与题干不符。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与之对应的是非主要矛盾。题干强调要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因此④与题意相符。本题选B。
26.【解析】D。斑马线客观存在,不因人的意识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夸大了人的主观因素,是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观点与之相通,各地的月亮本无差别,作者却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同样夸大人的主观因素,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7.【解析】B。除了合作,国际关系的形式还包括竞争、对抗、冲突等,①的说法错误,排除A、D两项。③本身说法正确,但题干中“同邻国加强合作”并未体现独立自主原则,排除C项。②、④是材料内容的体现,本题选B。
28.【解析】C。“微博问政”是社会监督的一种方式;质询、罢免、诉讼等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对于公职人员的监督属于有效的法律手段,而微博问政并没有法律效力,显然不属于法律手段,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说法正确。
29.【解析】D。D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述,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因此D项错误。A、B、C三项正确。
30.【解析】B。①中坚持低价竞争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④说法过于绝对,企业应借鉴的是品牌建设、经营理念、产品设计等,而不是放弃普通消费者去服务领导人物,排除。本题选B。
31.【解析】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是A项的体现。“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是C项的体现。“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做出的选择”是D项的体现。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认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不能说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B项说法错误,且材料中也未体现。
32.【解析】A。A项是计生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当选。B项不属于哲学理论范畴,排除。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C项说法错误。计生政策调整不属于人口增长引起的“质变”,因此D项不是其哲学依据,排除。
33.【解析】B。“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说明每个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每个事物的发展都会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因此,A、C、D三项都是与之相关的哲学道理。B项与材料无关。
34.【解析】A。“共同增长、包容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李克强总理本次访问的亮点之一,其既指明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又阐述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经济不平衡的解决思路。“共同增长、包容发展”是在英方所提出的“共同促进增长的伙伴关系”理念基础上提出的。它不仅体现了中英致力于成为增长、改革、创新伙伴的新目标,丰富了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而且在国际上具有指导意义,是中国外交的新理论和新贡献,一经提出就获得英国朝野和各界积极评价。因此,①②③④都是这一理念的意义。
35.【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