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厘清未来战争中的人机关系

2020-06-11 14:58:56
来源:解放军报
TAGS:

引 言

目前,随着无人作战系统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升级,一些人误认为未来战争就是无人化战争,人类只需作为武器装备的设计者和智能算法的开发者,而无需参与到未来战争的“环”中。但是不管战争形态如何更迭,人都应该是战争回路中的主体性和决定性因素。厘清未来战争中的“人机”关系,对于研析打赢未来战争的制胜要素、转变作战思维、研究关键技术等都有重要意义。

战场信息爆发式增长,亟需高效人机交互模式,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能提升作战效率

信息化战争时代,战场信息量越来越大。智能化战争对信息的依赖度将会更高。智能化战场上,针对陆、海、空、电、磁、网等多维空间的各类战场监视手段,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设备、高速计算机都将产生海量信息。因此,智能化战争时代,战场信息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

目前的人机交互系统中,海量的战场态势信息缺乏高效的输出表达手段,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度挖掘,信息的显示模式不够智能化,系统无法根据指挥员的实时需求智能分发所需信息。指挥员对于战场态势分析、筛选、计算、判断造成的认知负担较重,制约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指挥决策效率较低。此外,人机交互还依赖于以“指点”和“按键”为主的串行、精确式、单通道的操控方式,这种交互方式不仅不够自然,而且交互通道利用不平衡,易导致生理疲劳和精神压力,影响作战的效率和可靠性。

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一系列新的交互方式,语音交互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自然便捷的交互方式。随着机器视觉和传感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系统能够通过面部表情、视线、手势、生理信号等特征信息,更智能地判断用户的意图和需求,从而适时准确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此外,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能够基于生理信号实时监测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指挥员专注度低或者处于疲劳状态时及时进行提醒,从而避免发生安全隐患。虚拟现实及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沉浸式信息显示方式,战场态势信息通过智能系统进行筛选、深度挖掘、运算分析之后,自组织地通过沉浸式的方式呈现给指挥员,甚至能够将远方战场情境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平行地复制到指挥员面前,从而使指挥员更易于感知和理解战场态势。因此,未来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应当具备沉浸式自适应的显示模式,能够实时监测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支持融合语音、面部表情、视线、手势、生理信号等多种交互方式,根据场景自动切换适宜的交互通道组合,最大限度地为指挥员提升交互效率和减轻认知负担。

战争时间大幅度压缩,亟需智能指挥决策体系,人机协同联合决策能促进高效指挥

“兵贵神速”,人工智能的加入将使未来的智能化战争更加快速、复杂和多变,战机可能稍纵即逝,因此智能化战争更要强调以快打慢、先发制人。随着指挥控制反应时间的大幅压缩,提高作战进程中指挥决策速度是智能化作战的必然要求。

面对智能化战争的快速、复杂、多变与其庞大的数据量,单纯依靠作战人员进行读取、分析、并做出决策已不再现实,人工智能参与指挥决策是必然趋势。战争的指挥决策应当充分发挥人机协同互补优势,建立高效智能指挥决策体系。基于未来战争的特征及人工智能的局限性,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智能化战争的指挥决策应当是人机协同、优势互补的。人类擅长归纳、推理、决策、指挥等艺术性要求高的活动,具有主动性、思想性、创造性,但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易受环境影响。机器则擅长搜索、存储、计算、优化等技术性要求高的活动,具有精准性、快速性、重复性,并且相对于人类,机器能够突破生理极限、消除认知偏差、提供最优方案。

目前的人机协同决策仅是物理域的联合,机器承担数据的定量分析功能,人主导定性的决策功能,二者的联合程度不够深,即“形合而神不合”。智能化战争要求指挥决策必须向人机深度联合的智能决策模式转变,其更加强调人机共同认知和决策,实现人定性、判断、决策等行为与机器定量、分析、学习等行为在决策层面的深度联合,逐步实现人机协同深度联合的指挥决策体系。在信息输入端,人机联合智能不单独依据机器获取的客观数据或是人感知到的主观信息,而是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再结合人和系统的先验知识,生成全新的输入信息;在信息处理阶段,也是智能产生的重要阶段,将人的认知优势与机器的计算优势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智能求解模式;在决策输出端,将人在决策中具备的价值效应叠加到机器迭代的算法中与之匹配,从而产生有机化与概率化相互调节的优化判断。人机之间的理解将会由单向性变为双向性,人的主动性将与机器的被动性深度融合,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作战样式革命性转变,亟需创新人机融合理念,人机融合行动模式能增强作战效益

目前,人工智能已在诸多领域代替了人类,战争的高风险属性决定了无人化作战将是未来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美俄等军事强国基于人工智能巨大的战略价值,高度重视发展智能化无人装备,重点研发以无人飞行器、无人战车、无人潜航器等为代表的多种无人作战平台,从而使智能化武器装备不再是单纯的战争工具,而成为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战争主体。

虽然未来智能化战争中无人作战力量将成为遂行作战行动的主体,但是短期内人工智能仍将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有人作战力量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无人系统在高风险、长时间的作战行动中能够表现出优势,但其在抗干扰、防欺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纯依靠无人系统难以应对战场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未来的智能化战争行动应该是“人机融合”的行动,无人系统在前方冲锋陷阵,承担侦察监视、障碍排除、火力吸引等功能,最大限度避免人员遭受对手的致命反击或通过智能可穿戴式设备增强和扩展人员的体能和智能,真正实现“人机合一”,从而更有效地增强战斗效益和战场生存力。

当前,基于人机合作关系,创新人机融合理念,开发“人机融合”智能装备,才是增强战斗力的发展方向。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其无法替代的,因此,人应当作为“监控者”或“参与者”融合在战争行动中。一方面,智能化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须由人来设计,指挥者需要依据作战目的、作战对象、战场环境等客观事实,合理组合有人和无人作战力量,并确定作战时机和具体作战行动,同时能够在行动的攻防之变中施计用谋,灵活运用战略战术,促进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信息技术等的交叉融合催生了能够增强人体能与智能的新技术,目前基于可穿戴技术已实现了体能增强功能。可穿戴式技术实现了作战人员与智能化装备的有机融合,人的优势与智能装备的优势深度结合和互补,虚拟与现实空间平行一体,从而大大增强作战行动的效益。

武器装备智能化升级,亟需可控人机伦理准则,人机关系伦理准则将控制战争风险

随着武器装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升级,智能武器将有望像人类一样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自主控制,甚至能够自主修复、自主升级。智能化武器若是不加约束的发展,一旦其进化到“超级智能”阶段,可能会完全脱离人类的控制,再或者智能武器若是被人肆意利用,战争很可能变得不可控制。因此,面对武器装备智能化的升级,如何应对智能化战争带来的安全风险,亟需确立人机伦理关系准则进行约束。

为了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智能化武器的发展和使用需要相应的法规准则进行约束。基于智能武器的拟人化特征,可以考虑建立人与智能化武器之间的“人机关系伦理准则”。智能化战争中的人机伦理关系的核心应当是“以人为主”。比如可以赋予机器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和开火权,但对于战局的控制应当由人来主导,人必须能自由进出作战环进行干预,必要时可以组织战场调控甚至终止行动。智能系统可以有自主权,但不能有自由权。对于未来的智能化战争,只有人始终处于“感知-决策-行动”的战术环中,真正控制智能武器的“开火权”,使智能武器依据人类设想作战,才能确保人机伦理准则正确执行。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始终是人。在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的同时,应当重视智能化战争中人的因素。要始终认识到智能化战争中人依然是战争的主体,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军事智能化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必须是“人机同步发展”。在维护人类和平的使命中,人负责做正确的事,保证公平正义、安全可控。而机器则要正确地做事,体现快速准确、海量存储、学习推理等。

责任编辑:郑智杰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