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部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新闻学中的“知沟”理论

2018-08-13 11:28:25
来源:红师教育
TAGS:

部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的新闻学中“培养”理论的知识点,我们需要掌握“培养”理论的起源于背景,以及该理论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外围。“培养”理论是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考点一:“知沟”理论

“知沟”理论的产生背景

产生的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芝麻街》节目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项目。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接触量最多,产生更好效果的仍然是富裕家庭的儿童,因此,它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理论的提出

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概念:“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讲好的人将较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理论的诞生。

“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知沟”假说

A.M.松伯格为“知沟”假说绘制了模式图。该图的中心内容是: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以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传播技能上的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的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

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广,人际交流活跃,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

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程度越高。

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其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段。

在上述无论哪一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的阶层都处于有利的状况,这是造成社会知沟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上限效果”假说

“上限效果”假说的提出

与“知沟”假说持相反观点的是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上限效果”(ceiling effect)假说。

观点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经济地位低者虽然这是增加的速度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论据

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了三条论据。

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换句话说,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度或范围的知识。

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觉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即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所以,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

“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它们还是带来新的财富的手段。因此,信息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防治和解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

“信息沟”理论

“知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是“信息沟”(information gap)。在1974年,N.卡茨曼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信息沟”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

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换句话说,现有信息水准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其理由是:第一,新技术的早期效果,首先会带给那些传播活跃、既有信息积蓄量大的社会群体;第二,对新媒介技术及其传播内容的接触和使用需要相关知识,这对现有信息能力较弱的人是不利的;第三,采用新技术需要经济条件或其他资源,而这些资源的现实社会分配并不均等;第四,现有信息水准的程度与采用新媒介技术的积极性成正比,主观因素也决定了前者处于有利地位。

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量要强大得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更可能是“老沟”未能填平,而“新沟”又不断的出现。这种状况,在新媒介的采用过程中尤其明显。

日本学者儿岛和人认为,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沟-知沟”的存在是一个事实,它不仅表现在贫困和富裕阶层之间,而且广泛地表现在性别、年龄、职业、行业、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文化之间。

应用研究领域

目前“信息沟”乃至“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有两个,一个是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另一个是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普及研究是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研究发展而来。它主要从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信息接受和处理设备的普及过程调查入手,来分析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乃至“知沟”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普及过程的调查证明,新的、有效的信息接受设备,如电视机、卫星及有线电视接收设备、家用电脑、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总是由高收入的富裕阶层开始的;无论在普及时间、速度还是普及率上,富裕阶层都远远地早于、快于和高于贫困阶层。普及研究的成果,意味着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或“知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架构的不平衡。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早期起关注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问题。70年代至80年代的一些研究的着眼点,是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平等。拉美不少学者认为,发达国家提供信息、物资和资金援助的对象主要是当地从事大规模经营的农场主和高学历的富裕农民,而一般贫困农民即使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也得不到援助。这不但没有达到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目的,反而加剧了当地社会的贫困两极分化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他们主张: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应从战略上转变,把援助重点放在贫困阶层,尤其是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进入90年代以后,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扩展到了整个信息社会规划和建设的领域。1993年,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试图通过全国信息系统设施的建设,为“所有个人”提供均等的传播机会,以期缩小社会阶层间的信息差距乃至知沟的一种设想。

缩小对策

缩小社会的“信息沟”乃至“知沟”至少必须在两个方面采取具体的措施。

在“硬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和低收入阶层制定特殊的扶持政策,例如对一定收入以下的家庭和地区实行价格优惠,以推进硬件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

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力(media literacy),进行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

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事业飞速发展,报刊、广播、电视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大多数省份已经有了卫星电视,城乡间的信息差距大大缩小。

在新媒介领域,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地、东部和西部间的差距很明显。

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出现并呈扩大的趋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还有较大的差距。

总之,研究“信息沟”、“知沟”以及解决的对策,是我国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部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

经典例题1:(名词解释)“知沟”理论

红师解析: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取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沟”理论的诞生。“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经典例题2:(名词解释)卡茨曼的“信息沟”理论

红师解析: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均等,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理由:早期效果带来传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群体,需要相关知识,经济条件等资源,现有信息水准程度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新技术层出不穷,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实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现。

责任编辑:李兴科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