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队文职人员考试中,外科护理学主要考查应试者对外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危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等方面的掌握和应用,从而评价其是否具备符合护理岗位工作要求的基本知识理论,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携领
1.休克定义、病因分类(掌握)
2.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掌握)
3.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熟练)
考点一 休克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一、定义
指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作用,使有效循环血量的锐减,组织血液灌注量不足,引起器官代谢障碍,细胞受损的病理性综合征。
二、 病因分类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外科最常见,各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所致。
常见于大血管破裂、肝、脾破裂、消化道溃疡出血等。
(二)感染性休克
继发于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如胆道化脓性感染、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腹膜炎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
(三)创伤性休克
多见于严重创伤,如大面积撕脱伤、大面积烧伤、严重挤压伤等。
创伤使血液和血浆同时丢失,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此外创伤引起剧痛,影响神经-内分泌反应而发生休克。
(四)其他
如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
考点二 休克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一、临床分期
(一)早期(休克代偿期)
微循环收缩期。病人神志清楚,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正常或稍有增高,而脉压变小,四肢湿冷,尿量正常或减少
(二)中期(休克失代偿期)
微循环扩张期。病人精神系统表现抑制,神志淡漠,嗜睡,皮肤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进行性下降。少尿或无尿。
(三)晚期
微循环衰竭期。病人神志不清昏迷。测不到血压、脉搏,体温不升,呼吸不规则,甚至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处理原则
关键是去除病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强心脏功能,促进人体正常代谢。
(一)大出血者:立即控制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休克体位,尽量减少搬动病人,保暖。
(二)迅速补充血容量。
(三)积极治疗原发病。
(四)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若血容量已基本补足,血压在90mmHg,但病人发绀、四肢厥冷等循环障碍无好转时应用血管扩张剂
(六)改善微循环
休克发展为DIC早期,需要用肝素抗凝治疗,晚期选择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三、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休克的原因,如有无大量出血、严重烧伤、损伤等,有无腹痛或发热,病人受伤或发病后的救治情况。
(二)身体状况
1.全身情况
(1)意识和表情 是反应休克病情的灵敏指标。患者意识是否清楚,有无烦躁、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
(2)观察生命体征
①血压:是最常用的监测指标,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提示休克。
②脉搏:脉搏变化早于血压变化,早期脉率增快,加重时脉细弱。
③呼吸:呼吸急促、变浅、不规则,提示病情恶化;若呼吸增至30次/分以上或8次/分以下,提示病情危重。
④体温:常体温偏低,感染性休克病人可有高热,若体温突然升至40℃以上或骤降至36℃以下,提示病情恶化。
(3)外周循环状况 有无口唇及指端苍白、发绀、四肢湿冷等,提示休克。
(4)尿量 反映肾血流灌注情况,也是反应机体组织灌流情况最佳的定量指标。若尿量<25ml/h,提示血容量不足;若尿量大于30ml/h,表明休克有好转
2.局部状况
了解机体局部组织有无出血及出血量,腹部损伤者有无腹膜刺激征和移动性浊音,后穹窿穿刺有无不凝血液。
3.辅助检查
了解各项实验室相关检查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判断病情。
四、护理措施
(一)采取休克体位
中凹体位,将病人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注意保暖,切忌应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
(二)补充血容量
及时、快速、足量,保证扩容和药物的使用,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一般先晶后胶。
若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提示血容量严重不足,应快速大量补液;
若血压降低而中心静脉压升高,提示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超负荷,应减慢补液速度,以防肺水肿及心功能衰竭。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气吸入,必要时雾化吸入。
(四)止血、包扎
控制外出血,必要时应用抗休克裤,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五)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若尿量每小时大于30ml,提示休克好转。
(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血管扩张剂应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才能使用,若是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病人可选择血管收缩药。
经典例题
1.休克早期血压变化的主要特点为( )
A.血压下降 B.脉压差缩小
C.脉压差增大 D.收缩压上升
【答案】B
2.休克病人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是( )
A.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尿量少于30ml/h
B.烦躁不安
C.皮肤粘膜紫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D.血压升高,脉压增大
【答案】A
3.抗休克处理最基本的措施为( )
A.应用强心药物B.补充血容量
C.调节血管张力 D.纠正酸中毒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