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组织开展文职人员初任培训——
天山脚下换羽飞
■张 宏 李映祥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宋 鹏
“从心怀憧憬到身着迷彩,从旁观者、局外人到主人翁、战斗员,初任培训是我踏上强军征程的开始,今后我会抓住机会多学习、多思考,真正将所学融入实践。”1月中旬,一场主题演讲比赛在陆军边海防学院乌鲁木齐校区热烈进行,联勤保障部队某储备资产管理局新聘文职人员王菲的心声,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
王菲是个有心人。这期初任培训,她认真记录汇总大家学习中的重点、训练里的难点、生活上的热点,架起文职人员与教员、队干部之间的沟通桥梁,与教员和队干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训练间隙,她还积极参与到“强军之声”“校区要闻”“安全法规”等播报活动中,助力大家不断学习提高。
翻开培训队人员花名册——新聘文职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涵盖30余个单位。他们能否通过初任培训,增强岗位必备的军政素质和基本业务能力?带着问题,记者展开采访。
接到参加初任培训的通知后,第80集团军某旅新聘文职人员李志虎有几件忧心事:自2012年硕士毕业后就再也没进过校园,能否适应集体生活?进入军营前一直在地方工作,对部队了解甚少,而且自己年龄偏大,能否跟上学习训练的节奏?想到这些,他不免有些顾虑。
一开始,李志虎没少挨批评,内务整改名单上经常“榜上有名”。“那段时间我一度陷入焦虑,多亏有‘三互’小组帮助,我的内务质量才有明显提高。”李志虎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李志虎口中的“三互”小组,是培训队本着思想解忧、学习增智、训练强能的原则,根据文职人员专业特长等进行科学编配的小组,旨在助力大家在互学中取长补短,在互教中提升能力,在互帮中融洽关系。包括李志虎在内的很多文职人员,都成为“三互”活动的受益者。
记者了解到,该校区自2022年担负文职人员初任培训任务以来,先后有各单位近千名文职人员齐聚天山脚下,在这里破茧成蝶、换羽新飞。
培训中,针对文职人员关注的身份定位、发展路径、待遇保障、职业稳定性等焦点问题,该校区邀请学院副教授、文职人员田海文结合自身经历现身说法,为大家拨开心中迷雾。
“管理类文职人员和专业技术类文职人员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比较稳定,待遇相对优渥,发展平台无比广阔,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依法享有国家工作人员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2008年硕士毕业后,田海文成为一名军校教员,通过10余年不懈努力,从助教成长为副教授,多次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在这次培训中,她担负文职人员政策解读等相关授课任务。
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也是激励出来的。培训中,校区安排了多名像田海文这样的优秀文职人员走上讲台,分享各自的奋斗经历和感悟体会,让参训文职人员在感同身受中坚定理想信念、扛起使命担当。
让李志虎印象颇深的还有一件事。主题演讲比赛即将举行,培训队选定他担任主持人,这让缺少经验的他感到很大压力。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挑战,我们都应积极作为、全力以赴,大胆尝试一下。对你来说,这既是一种锻炼和考验,也是一次能力提升的机会。”培训队教导员看出了李志虎的顾虑,为他提振信心。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此后一段时间,李志虎和战友们认真筹划准备。最终,主题演讲比赛圆满举行,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文之初’就像‘兵之初’,只有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才能为今后发展积蓄强劲动能。”该校区领导介绍,他们从立德铸魂、厚基强能、作风形象、规矩纪律等方面,帮助文职人员树信念、强斗志、砺胆气,实现身份转变、观念转变、岗位转变、形象转变、作风转变,为他们系好入职第一粒扣子。
上下同欲者胜。记者真切感受到,经过两个月的加钢淬火,初入军营的“孔雀蓝”正拔节成长。他们心中有了底,手上有了招,脚下有了力量,很快会成为各自战位上的亮丽风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