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文职人员桂新星为学员架起“目标”与“需求”之间的桥梁

2024-04-08 10:28:45
来源:解放军报
TAGS:

架起“目标”与“需求”之间的桥梁

——访陆军步兵学院文职人员桂新星

■周 超 解放军报记者 金雅兰

【人物小传】桂新星,陆军步兵学院某系教员、文职人员,指导学员参加多个建模创新大赛获奖。多次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周 洁绘

记者:首先祝贺您,今年迎来开门红,又获得了一个全国性奖项。听说这几年您获奖不少,请问有什么成功秘诀吗?

桂新星:倒也称不上秘诀。如果非说有,那或许就是从目标出发,发掘学员需求,架起二者之间的桥梁,让学员产生目标感、方向感,提升学习的专注度和执行力。

记者: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桂新星:入职前,我曾在地方培训机构教数学,那里的授课特点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老师高强度输出,学生被动吸收,目的是快速提高考试成绩。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教学方式无可厚非。

然而在军队院校,教学目标变了,教学方式必然要随之改变。刚开始,我还没有意识到这点,起初授课中,学员小赵在课堂上始终积极性不高。我本以为是他性格内向,不愿参与课堂互动,但课下与他谈心,我发现他在聊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滔滔不绝,主动性很强。当我问他为啥课上没精打采、兴致不高,他回答很直接,认为这些内容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用不上”。

不少学员存在类似的思想误区。其实,有的知识不是“用不上”,是还没到用的时候,他们脑海中还未搭建使用场景,没有实践和感受,“需求”还未被“发掘”,也就缺乏学习动力。

学员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细想一下,每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我们能教的不一定是学员想要的,我们擅长的教学方式不一定能达到教学目标。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用于实战,再高的成绩也是“虚花”。如果教员一开口全是定理、公式、概念,或许会有利于那些自制力、学习力强的学员提高成绩,但会使一些缺乏“目标感”的学员如坠云雾,很难引发积极性。

我作为教员的任务,除了提高成绩外,还要尽可能发掘学员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从学员期望达成的目标高峰来反推,一步步增加难度,引导学员攀登。

记者: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以目标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会更有针对性,更容易引导学员找到需求?

桂新星:是的。我感到,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求,是学员完成学业必需的,比较明显,很快能梳理出来,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需求更长远,不易被测量和展示出来。比如,最近进行的“弯曲应力”相关授课,课程知识点庞杂深奥,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进一步延伸。但应该如何进行拓展,要充分考虑学员的需求与期望。

课程教学计划上,学习预期成果是掌握弯曲应力的计算,能计算强度问题和掌握提高梁强度的一般措施。但从长远看,这些知识目标显然是不够的。学员未来是指挥员而非工程师,素质目标应该是工程思维、科学精神等,需要的能力是理解而不是记忆。成绩与分数只能代表能力的一部分,在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的素质,才能帮助学员进一步实现能力进阶。

明确了这一目标,就为实操奠定了基础,发掘需求也就有了抓手。我在课上为学员创建一个相应的场景,让他们在运用知识失利时体会挫败感,在灵活运用、发散思维中收获成就感,使他们对知识和能力产生渴望和欲求,主动拓展解决开放性、实际性问题的能力。

记者:听起来理论性很强,那具体到课堂上,该如何实施呢?

桂新星:还以“弯曲应力”这节课为例,我组织学员设计模拟了一场方案论证会。下达“提高车间吊车梁强度,解决企业升级改造需求”的任务后,学员先扮演乙方,利用所学提出升级改造方案,再扮演甲方、使用车间方和吊车厂方等,就方案可行性进行论证,最终选定方案。

在论证会上,前几节课铺垫的相应知识和相关参考资源拥有了使用、推导、验证、评估的场景和时机。当论证会推进受阻时,学员自然产生了学基础、研理论的需求,进一步深入学习后,能力就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上升中得到进阶。

在此过程中,我需要接收学员的反馈信息,必要时给予适当鼓励、指导,并在成果展示中为大家复盘分析——有的学员提出的方案可能还只是一个思路,并不完整;有的学员提出的方案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欠缺现实层面的思考,可行性不强。通过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引导他们学会用理论分析问题,学会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预见方案实施的现实约束,学会在期望与限制之间进行取舍,学会在已知条件不足的情况下思考决断。这些都是我原来的授课模式很难达到的效果。

责任编辑: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