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48-8001

2020军队文职基础知识: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名人群体

2020-05-16 11:25:49
来源:红师教育
TAGS:

【导语】2020军队文职基础知识: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名人群体已发布,为助力各位考生做好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准备,红师军队文职考试网提供了军队文职公共科目专业科目等内容,祝大家考试顺利。


关于中国文学常识的考题频频见于各类招考类考卷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其中一些重要的线索和重要的文学群体,通过这些文学群体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达到应对针对性考题的目的;同时,通过这些整合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拓展中国古代文学学习范围和学习内容,达到游刃有余的应对考试的目的。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文学名人群体,希望通过梳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和备考。

1.“三曹”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且在文学方面也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人合称之为“三曹”。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代表作《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把文人五言诗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著名的就是《洛神赋》。

2.“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七子”之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遭到杀害外,其余六人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历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变化,获得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城,又称“邺中七子”。他们对诗、赋和散文的发展,都曾做出过贡献,他们与“三曹”往往被视为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3.“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他们经常在竹林里携手共游,开怀畅饮,高谈阔论,所以被人们称为“竹林七贤”。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不仅才华得不到施展,而且时时担忧性命安全,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方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在文学上,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他们都是审小而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初唐四杰”是唐朝文学史上四颗耀眼的星星。他们无一例外都 是文学天才,但却命途多舛。王勃少有才气,但是人生充满挫折,仕途上始终不得意,后在渡男孩子时,不幸溺水而亡,年仅27岁。杨炯怀才不遇,心中郁闷,政治上失意的他,刚过不惑之年即死于任上。卢照邻则是被病痛折磨,最终选择了自杀;骆宾王人生坎坷,曾写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伐武则天,后在徐敬业兵败后自杀。

5.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责任编辑:郑智杰

查看全部

热门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