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军队文职招聘考试行测考试有着时间紧、题量大的特点,于是很多同学在做题的过程当中,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时间。特别是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特别容易只看开头、结尾,判断好所谓的“总结句”,然后就开始对选项进行排除了。至于题目当中的人物呀、例子呀、名言警句呀什么的,总以为是细枝末节的“末节”,不重要,就下意识的进行忽略。可是同学们,这些所谓的“末节”真的就不重要吗?红师教育专家带大家来看一道题。
【例题】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在其人口中形成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其内部凝聚力就不会强盛,那么即使产生人口增长,具有众多人口,也难以形成数量优势和国家可用的有利战略资源。奥匈帝国在这方面就很典型。在与普鲁士争夺德意志控制权时,哈布斯堡王朝虽然已有3700万人口,却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在19世纪下半叶败给了普鲁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口未必是国家的有利战略资源
B.民族的凝聚力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C.国民的文化认同对国家至关重要
D.人口结构与国家凝聚力息息相关
【红师解析】:答案D。文段首句即提出观点——如果人口没有形成对主要文明的认同,没有相通的种族构成,即便数量庞大,国家的凝聚力也不会强大。然后以奥匈帝国的例子对此进一步论证。结合例子中的“还是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可知,文段强调的是人口结构对国家的影响。A、B 项都只是文段的部分内容,排除。文段除了提到“对某种主要文明的认同”以外,还有“相通的种族构成”,C 项只体现了其中一点,D 项“人口结构”涵盖了两个方面,故排除 C,选 D。
对于这道主旨观点题,很多同学都能读明白,典型的总分文段,先说明自己的观点,在通过奥匈帝国进行举例。于是很多人就只看第一句话了。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的总句理解完毕以后特别容易选择C呢?
其实在这段文字中,第一句话并不容易让我们理解。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于后文的例子来帮助我们体会了。在后文奥匈帝国的例子中,明确说明了“因为人口结构过于驳杂,难以形成统一的凝聚力”而导致失败,不就是在告诉我们人口结构对于统一的凝聚力很重要吗?这个时候再去看选项,答案就很明显了。
所以,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当中,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所谓的一点点时间,而忽略了一些关键的细节,最终导致我们失去不该丢的分数哦。要记住,文段理解无小事,把握“末节”方可快解题!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