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习主席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写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习主席的回信,不仅坚定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心,而且为实现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动力。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其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从蒸汽机到电动机、无人机,从原子能到航天器、深潜器,科学技术一直都在印证着“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名言的真理性。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考察了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之后,明确强调科学的生产力因素,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多次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16世纪以来发生的历次科技革命,可以发现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飞跃,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与力量格局。
一部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战胜愚昧的历史。科学技术伴随人类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科技史不仅是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进步史,也是人类运用科技的力量逐步改变对自然的愚昧、恐惧的历史,与自然达成和谐的历史。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实践和科技水平低下,自然在人们心目中是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人类只能通过图腾崇拜、祭祀等方式祈求自然,以保证人类安全和发展。工业文明诞生之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发明了解自然、战胜恐惧、改造世界。比如,电闪雷鸣本是自然现象,但由于人们的不了解,认为这是“天神之火”,对其充满了恐惧。科学家对雷电的研究以及发明避雷针,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的恐惧。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科技助力人类逐渐揭开自然的神秘面纱,克服各种灾害疾病造成的困难。从某种程度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运用科学技术战胜灾变和苦难的历史,人类因为科学技术而强大。
战胜困难始终离不开科学技术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科学技术是化“历史灾难”为“历史进步”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战胜各种灾害,从监测预警、灾情研判到实施救灾、灾后重建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为预警防范灾害提供有力支撑。监测预警是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如气象预报、水文监测、台风预测、海啸预警等就是灾害的信号枪。监测预警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天文学、气象学的发展,数理统计、雷达、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尽管尚不能百分之百地精准预测自然灾害,但整体基本可测。5G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卫星通信、遥感、无人机等相关技术,为各种灾害监测预警防范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化手段,未来的灾害预测甚至可以做到“秒级控制”。科技同样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硬核力量。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的发展趋势做出预判,同步展开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隔离;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推广使用“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实施科学识别、精准防控。
科学技术为减灾救灾发挥关键作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科技手段还相对落后,尽管十多万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动救援,但因缺乏大型机械设备,救灾人员不得不用双手掀起一块块倒塌的沉重楼板。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内燃式切割机、直升机、大型运输机、生命迹象探测仪等先进的新型应急救援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北斗导航、遥感卫星等高技术及时应用于救灾,使得救灾成效十分显著。大型排涝水泵、雷达流速仪、红外无人机等科技“神器”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依靠人力肩挑背扛的“肉搏式”抗洪,让抗洪抢险更高效更智慧。疫情防控更要坚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要方法、要力量。从远程诊断到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都需要运用科技手段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抗疫实效。科学技术织密了减灾救灾抗疫的安全网,成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防护墙。
科学技术为灾后重建提供重要保证。灾后重建,科技先行。重建选址,首先需要科学规划。玉树地震后,高原现代农牧业技术、绿色能源供给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玉树传统民居设计技术、数字化公共信息技术等技术的综合集成,让灾后的玉树浴火重生,成为科技之光闪耀的希望之地。消除灾疫恐慌、重建心灵家园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灾难的危害性、疫病的传染性以及亲人的失去等都容易使人产生心理恐慌、留下心理阴影。科学对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科学在精神方面的力量是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通过作用于人类的心灵,克服了人类在面对自己及面对自然时的不安全感。”科学的心理援助能够帮助人们治愈心灵创伤;同样,科学精神具有崇尚理性、求真务实、怀疑批判的特质,能够帮助人们尊重客观、面对现实、理性思考、消除心理恐慌。
坚持用创新锻造战胜困难的科技利器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各种困难与挑战还会持续出现,我们要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利器战胜困难。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依靠这一法宝,今天我们推进科技创新跨越也要依靠这一法宝。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许多重大科技成就,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三峡工程到北斗导航等,都是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科技、卫健等12个部门紧急组成科研攻关组,确定五大主攻方向,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短时间内取得积极进展,这些都凝聚着新型举国体制的智慧与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任务。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既要加大政府主导、集体攻关、协同创新的力度,也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新型举国体制更加科学、集约、有效。
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特质,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保持高度的创新自信,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战略基点,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强基础、补短板,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高端技术自主可控。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完善成果评估体系、健全人员激励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解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真正铺就科技创新的康庄大道。
(执笔:杨爱华、文力浩)